电话:021-3178-5055
邮箱:yiyao-marketing@weipugroup.com
本网站内容中提及的资质、荣誉等相关数据
来源:本网站中提及的各项业务,由拥有相应业务资质的微谱科技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承接;其中知识产权服务业务由上海微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进行代理(机构代码:31498)。
前言
2023年6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了《抗体偶联药物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其中的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工艺相关杂质部分明确,应结合生产用原材料、生产工艺等鉴定潜在的工艺相关杂质并根据情况进行定性和/或定量研究,评估杂质残留的安全性风险,必要时将具有潜在安全性风险的杂质残留纳入质量标准进行控制。杂质残留可能包括有机溶剂、定点偶联酶(如适用)、元素杂质、偶联试剂(如适用)等。
定点偶联技术中,酶法偶联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性,具备定点偶联的优势。但是,引入额外蛋白有可能造成免疫原性的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准确、可靠的方法用于抗体偶联药物(ADC)中定点偶联酶的残留。
1、常见的定点偶联酶有哪些?
常见的定点偶联酶有法尼基转移酶(FT)、甲酰甘氨酸生成酶(FGE)、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转肽酶(Sortase)、络氨酸酶、唾液酸转移酶(Sta)、内糖苷酶(EndoS)、半乳糖转移酶(CgtB)等。
2、为什么要做酶残留检测?
对于酶法偶联,在ADC工艺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外源引入酶蛋白等工艺相关杂质,可能带来免疫原性的风险,尽管后期会进行纯化、超滤、溶液置换等操作,但也很难保障该工艺杂质不会对ADC药物带来安全性的影响。
根据产品源于设计理念,虽然ADC工艺生产已将该酶降低至一个很低的水平,但仍需要通过相关的方法验证及检测,以证明该工艺相关杂质得到有效控制或去除,并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3、方法原理是什么?
微谱采用的是定量肽质谱法(内标定量),该方法采用特征肽段质谱定量的原理,在痕量蛋白残留检测中具有专属性强,且受抗体蛋白干扰较小。原理是样品中的酶蛋白经蛋白酶酶解成多肽,然后选择酶蛋白特征肽段为检测对象,特征肽段于目标蛋白一一对应,用特征肽段来表征目标蛋白质;合成与特征肽段序列相同的同位素标记肽段作为内标,利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目标蛋白特征肽段的含量,从而计算出目标蛋白的含量。
4、方案优势有哪些?
定量肽质谱法检测蛋白残留适用于:
1)定量肽质谱法(内标定量)相比外标法定量抗基质干扰能力强,在准确定量上更有优势。
2)没有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的蛋白残留检测,相比于定制试剂盒,周期更短。
3)样品中有大量类似蛋白干扰时,相较于ELISA法,定量肽质谱法特异性更高,准确度更好。
5、实验流程怎么做?
实验流程图
微谱开发的基于定量肽质谱法定点偶联酶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到1pmol,专属性见下图:
代表性图谱
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