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1-3178-5055
邮箱:yiyao-marketing@weipugroup.com
本网站内容中提及的资质、荣誉等相关数据
来源:本网站中提及的各项业务,由拥有相应业务资质的微谱科技集团旗下分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承接;其中知识产权服务业务由上海微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进行代理(机构代码:31498)。
本期迎来《荧光PCR技术常见困扰专题》的终结篇,我们将聚焦大家都关心的脱靶问题展开讨论。还想查看前期系列文章?免爬楼合集如下!
系列专题
作为生物遗传物质的核酸为了更快的适应生存环境,会不断的以突变、重组、整合等方式丰富自身基因丰度。研究发现,除了一些需要高度保守的基因区域(例如管家基因)外,其他基因区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突变现象。除此之外,一些生物的由于其遗传物质的特殊性,基因突变异常迅速,比如引发全球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从2019年末开始至2022年底,共3年多的时间内,已经有了几百个突变株。过快的突变速度,也使相当一部分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迅速失效。究其原因便是检测区域核酸发生突变后造成的检测脱靶。
什么是脱靶?
WHAT IS OFF-TARGET
顾名思义,脱靶意味着假阴性的出现。对于基于探针法的荧光PCR而言,理论上部分碱基的不匹配,可能会造成检测效率大幅降低,而在FRET探针法和MGB探针中会造成脱靶现象,这种特性也是探针法荧光PCR技术维持高特异性的基础之一。但也正由于这种特性,大大增加了引物探针序列的设计难度。下图对4条人类Alu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4条序列均来自于GeneBank),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短短40个碱基长度内(175-215),出现了基因点突变和缺失/插入两种突变类型共6个位点的突变。若要想在此段区域内设计一条普通探针检测序列,难度相当大。
也许会有小伙伴提出可以多设计几条探针,或者改变探针形式,再或者直接更换检测方法。上述的想法理论上可行,但是不具备可操作性。例如4条不同的序列可以设计4条探针,但是这样的话不仅实验成本会翻4倍,探针序列越多,对PCR体系造成的影响越大。此外,即便是4条探针也无法覆盖所有人的Alu序列。其次,无论探针形式如何变化(taqman、MGB、分子信标等等)都无法兼顾低成本和低脱靶率。
如何解决脱靶?
HOW TO RESOLVE
理论上讲,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存在脱靶的概率。因此,我们只能尽可能的降低脱靶率,在成本和脱靶率之间做到收益最大化才是设计引物探针的前提。在此前提下,研发人员应该仔细考量每条序列的来源,若某条序列在非理论应用场景下才出现,则可以放弃检测该条序列。其次,在比对序列时尽可能选择多条来源的核酸序列,这样可以使比对的范围扩大,更明确的区分出保守区和非保守区。
关于我们
微谱于2014年正式涉足生物制品服务领域,2019年成立微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集团在生物药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2022年公司荣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微谱生物科技立足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依托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构建出成熟的生物制品质量研究平台、生物安全服务平台、GMP验证及法规咨询服务平台、药包材研究服务平台以及药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生物药企业提供合规、专业、一体化的生物制品质量与安全研究综合解决方案。